【资料图】
3月28日是 “中华鲟保护日”,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在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江段开展了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将1800余尾中华鲟鱼苗放流长江。据了解,本次放流的鱼苗是近18个月龄的大规格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鱼苗,最大个体体长接近90厘米,被捕食的风险大大降低,放流鱼苗的存活率将显著提升。此外,约10%的中华鲟放流个体植入了被动整合雷达标记,有助于后续追踪评估放流效果。
种群数量急剧减少,野外灭绝风险剧增。在此严峻形势下,大规模增殖放流是目前补充中华鲟野生种群数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今后恢复中华鲟自然繁殖的希望所在。
除湖北武汉,在湖北荆州也同步进行了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为了更好地科普宣传中华鲟及相关长江水生物知识,荆州市专门设置了长江水生物放流广场,从3月28日到4月2日,每天上午九点,公众均可参与体验中华鲟放流,每天向长江放归300尾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
文/记者 徐之昊 凌姝 张驰 王波涛 王伟超
编辑/王朝
责任编辑:
关键词: